官网首页 » 文章中心 » 健杰案例 |
父亲施暴,母亲溺爱,少年韩某何去何从? |
年仅十六岁的韩某,因犯伤害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。 韩某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人,自从染上“麻将瘾”后,稍有空闲时间就找“麻友”们愉快,对儿子的管教简单、粗暴,信奉“黄荆条子出好人”的古训。韩某的母亲每当看到儿子受其父皮肉教育时,只会抱着身上青一块、紫一块的孩子痛哭,并当着儿子的面跪在丈夫面前苦苦哀求:“求求你别打了,要打要杀就朝着我吧!”每次事后,这位善良的母亲总会买回许多好吃的东西“慰问”受伤的独生儿子,慢慢地韩某似乎“悟”出了什么,只要父亲一打他,就当着妈妈的面喊天叫地。在这种“冷”、“暖”差异极大的家庭氛围中,韩某逐渐养成骄横的性格。上初三时,他已成为班上、学校、宿舍区有名的“小霸王”。上课时间,他可以随意喊几个“兄弟伙”逛大街,打电子游戏,看录像,老师奈何不得。一天,他在电子游戏机室打“魂头乐”,一个同校初一的学生B无意说了句:“哎呀,好孬哟,连一局都没打完就死了!”B话音未落,他顺手取下腰间皮带按住B就是一顿暴打。他打够了,还命令身旁的小兄弟将B捆绑起来挟持到一家长出差在外的兄弟伙家中,将B捆绑起来挟持到一家长出差在外的兄弟伙家中,将B“审问”、拷打到深夜1点方才罢手。B被打得伤痕遍体,一只耳朵失聪。 俗话说:“子不教,父之过。”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的启蒙学校,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。韩某从一名中学生堕落成少年犯,除去其它原因外,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。父亲一味沉溺麻将桌上,视教育等于打骂,这样的父亲岂能配做儿子表率,又岂能教育好儿子。母亲溺爱,注定了悲剧的必然发生。因此,营造一种健康、向上、清新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,这正是韩某个人悲剧给我们的警示。 |
时间:2008-05-18 11:08:08 点击数:0 |
上一篇: 怎样教孩子做人,才合法?
下一篇: 从打游戏机到割包作案,十三岁少年是谁教坏的?
|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|